第一周

讨论人员

讨论内容

washing:

这一段写的太牛逼了:

人际关系专家认为这种文化波动并非偶然现象(Guttentag& Secord,1983)。在他们看来,社会规范的演变总是要满足那些掌握经济、政治和法律权力的强势人群的利益。在上面提到的文化中,强势人群是男性。因而,当男女数量发生变化时,人际关系的规范总是向着有利于男性的方向变化。这种假设很大胆,毕竟近几十年来美国妇女的地位提高了许多,对此谁都无法否认。现在仔细推敲一下这个假设。当性别比率居高时,妇女稀缺。假若某男幸运地得到某女的芳心,他当然想长相厮守。方法之一是鼓励该女子成为家庭主妇,从而使她在经济上要依赖丈夫;方法之二是反对离婚(这正是20世纪60年代的情形)。反之,当性别比率偏低,妇女过剩,男人就不太想被一个女人拴住。这样,妇女就得工作,推迟结婚,不满意的话还可方便地离婚。

闪电侠:

这不就是咱的离婚冷静期吗

第一条怕是不好使了,自己手里有钱才会觉得有底气,这个不好骗了

赵金帅:

我一直感觉男性很弱势啊

闪电侠:

高层很少有女性

热心群众老张:

因为咱们都处于社会底层

赵金帅:

。。。

特别是对于单身小青年

热心群众老张:

制定政策的人一般也都是男性

大多数情况下主导者依然是男性

赵金帅:

我感觉高层男性多 跟社会分工也有关系。传统的观念就是男性就要拼事业,要权,要钱

女性一般把重心会放在别的方面

进入到社会工作之后

热心群众老张:

生理结构和心理结构也会促使女性处于弱势

所以我一直认为男女绝对平等这个事儿就是扯淡

闪电侠:

今早上看到这段话,不是很理解

一对单调乏味、缺少情趣的夫妻可能相互依赖的程度很高,在日常生活的琐事上紧密合作,但却生活在缺少关爱、坦诚或信任的心理荒漠中。

washing:

就是只有物质上的契合,没有灵魂上的交融

归属需要得到满足后,我们建立人际关系的内驱力就会降低(因而人际关系的质量比数量更重要)。

这段话我比较浅显的理解是:交了男女朋友,就会把时间更多地花在男女朋友的相处上,而对其他人际交往就没有以前那么有兴趣。

还有段话不太理解:

归属需要的力量还表现在,当人们长期处在极度孤单的状态时,会表现出强烈的紧张应激反应。

“强烈的紧张应激反应”,这大概会是啥?

washing:

当一种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会渴望得到更高级的满足。这里说质量比数量更重要是说,高质量的亲密关系比大量低质量的亲密关系更能给人带来真正的满足感。

闪电侠:

感觉第一句不太扣题,没啥用啊

后一句有道理

washing:

应该是指人要有能力正确处理自己的情绪,理解自己的现状。比如孤单,一个不善于应对孤单的人在经历长时间孤独感后可能会形成应激反应。可能不再相信感情,也可能对感情产生过高的,高到不合理的期待。比如被异性多看一眼,然后就想入非非,影响正常生活的。

前一句是人的需求的描述。

闪电侠:

我对紧张应激反应的理解比较片面,以为跟宠物一样,突然暴躁癫狂那种,所以不太知道人啥样

washing:

应激反应的概念

各种紧张性刺激物(应激源)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反应。包括生理反应和心理反应两大类。生理反应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垂体和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和呼吸加速等;心理反应包括情绪反应与自我防御反应、应对反应等。应激反应是刺激物同个体自身的身心特性交互作用的结果,而不仅仅由刺激物引起,还与个体对应激源的认识、个体处理应激事件的经验等有关。

灵动之光:

我的理解是会变的偏激、敏感或是对某些方面过分执着偏执。

@washing 生理反应太专业化了,是实验室数据,生活中没办法衡量和观察。

热心群众老张:

这个感觉没必要较真具体是啥症状

Yan:

心跳加速,无所适从,坐立不安

washing:

这是百度百科给的概念,我只是复制了一下

闪电侠:

知识储存量太少,无法理解这种感觉在人身上是啥样

现在有差不多的理解了

灵动之光:

@washing 提一个小建议,群主可以每周在读的章节中选取一个小节点当做讨论性问题抛出来让大家讨论一下,增加参与感和参与度,提升读书兴趣和针对性。当然只是建议,而且可以不当做规定动作和必要选项。比如这本书序五《中文版序》中提了两个问题,我就很好奇大家的想法是怎么样的,然后等读完这本书后大家想法有没有变化。

washing:

我大概不配给大家选段的

大家觉得哪里有意思就发出来呗

第一个问题是:如果你要到一座荒岛上生活,只能在你的各种亲密关系中(父母、兄弟姊妹、好朋友、同学、同乡、同事等等)选择一个人同行,你会选择谁? 第二个问题是:当你的父母、配偶、孩子、最好的朋友一起落水,只有你会游泳,而你只能救其中的一个人时,你又会选择谁?

这两个问题确实不错

第一个不错

其实这些问题主要也在于思考而不在于答案

赵金帅:

这问题提的太大了

本来就没有准确答案

灵动之光:

是啊,我自己目前的答案第一个是兄弟姐妹,第二个是孩子。我都很好奇自己读完书想法会不会改变。其实好多事本来就没有标准答案,但生活中有时候自己需要一个答案去给自己一个交代。

赵金帅:

去荒岛上生活 我就看是是生活多长时间了

热心群众老张:

我非常讨厌这种问题。

washing:

这问题其实是问给美国人的,中国人的话第二个问题中应该就不会有好朋友的选项。

这种问题可以锻炼狡辩能力

第一个可以说谁也不带,因为岛上太孤单了,不希望有人跟我一起受苦。

第二个可以说设也不救,跟着自杀。因为被救的人会感觉因为自己而让其他失去生命,因此而悔恨终生,好家伙,干脆一起死

灵动之光:

这本书序二《译丛序》中有段话我很认同“十几年前,香港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彭麦克就曾经说过,心理学不幸是由西方人创建的,西方的心理学研究了太多的变态心理和个性行为,如果心理学是由中国人创建的,那么他一定是一门强调,社会心理学的基础学科,确实这门学科是我们中国人有可能做的比其他国家的学者更好的心理学理论,因为我们的文化几千年来就很人与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正好是社会心理学关注的焦点所在。”

这段话太长了,我懒得打了,直接用语音翻译的,所以有错别字和断句错误。

washing:

其实中国的《老子》《孟子》《论语》《中庸》这些,都是宝藏级别的,不比任何一本外国书差

赵金帅:

太虚伪了 本来就是人家创建的学科 还假设如果是自己创建的话会比人家牛逼

washing:

我又看了看,这个人也没说咱创建会比别人好呀

赵金帅:

是吗

那是我草率了

灵动之光:

我赞同是因为其实我很早就听说过这么一段话“世界上的几大文明中,印度注重研究的是人与神的关系,西方是研究人与自然科学关系,而东方是人与自然宇宙还有人与人关系”,大概是这种意思,所以在读这本书是很容易让人联想某种观点其实中国古代和现代很多人也大都涉及到过,不过没系统阐述过。我的理解是这就是东西方意识形态的根本不同。

washing:

中国文化应该是最强调真正的人的文化

这本书好像每一章结束都有一个“请你思考”的小故事,感觉大家可以着重看一下,想想作者提问的问题,一起讨论讨论

园:

这里的单身包含没结过婚的,离异了的,同性恋的,心理有障碍的等等所有

你们是否歧视单身?

赵金帅:

雪鹰阿狼:

哎!你在哪?:

园:

哎!你在哪?:

热心群众老张:

园:

哎!你在哪?:

热心群众老张:

哎!你在哪?:

雪鹰阿狼:

热心群众老张:

哎!你在哪?:

赵金帅:

哎!你在哪?:

热心群众老张:

哎!你在哪?:

热心群众老张:

雪鹰阿狼:

园:

哎!你在哪?:

园:

雪鹰阿狼:

热心群众老张:

雪鹰阿狼:

范培东:

雪鹰阿狼:

追毅人生:

雪鹰阿狼:

大白云:

第二周